编者按:为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热潮,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省委金融办、省委金融工委、福建日报社联合开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深化拓展“三争”行动 深入实施金融强省战略》大型融媒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金融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及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推进金融强省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创新实践及未来相关规划。今日刊发权威访谈第十四期《兴业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建设金融强省贡献“兴业力量”》。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2月召开的福建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兴业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将“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化为“行之要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将做好“五篇大文章”与擦亮“三张名片”、布局“五大新赛道”、打造“数字兴业”有机结合、融合推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为金融强国、金融强省建设贡献兴业力量。
做强科技金融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油助力
“公司大多为无形资产,银行贷款一直是个‘老大难’。兴业银行的这笔贷款,为我们节约了大量融资成本,非常及时!”福建中电合创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是一家具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的电力物联网科技型服务企业。
同其他科技型企业相似,中电合创具有轻资产、重技术、高成长的特点,在企业无法提供足值抵押物的情况下,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提供破题思路。“我们将‘技术流’评价体系与‘科技贷’损失分担产品相结合,‘不看砖头看专利,不看资本看智本’,通过产品组合配套,为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发挥“商行+投行”优势,投贷联动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为该企业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开展上市准备工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兴业银行依托“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在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跑出“加速度”。到2023年末,兴业银行在福建省内通过“技术流”累计审批金额1483亿元,已投放各类融资超过527亿元。
立足全生命周期服务,兴业银行不断迭代升级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线上+线下”“商行+投行”“金融+非金融”接力式、全方位、多元化服务方案。截至2023年末,该行福建省内科技金融客户超2万户,较年初增长20.5%;科技金融贷款余额808亿元,较年初增长15.54%,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余额分别达77亿元、322亿元。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相应地,需要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厚植金融沃土。兴业银行一方面持续深化与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协作,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利用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专项贴息及政银风险共担等政策,积极联合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开展贷款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小微科创企业融资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联动股权投资机构、证券交易所等,与近百家创投机构建立战略合作生态联盟,助力专精特新等优质科创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在体制机制上,兴业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一把手”挂帅的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并围绕国家产业布局和区域科创资源禀赋,确定了福州、厦门等19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进一步壮大科技支行,实施科创专属审查审批派驻机制,构建前、中、后台协同服务体系,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深耕绿色金融 建设美丽中国增色添彩
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打造绿色零碳产业园区,正从星罗棋布的“零碳”单元,构筑形成绿色发展的“零碳经济”新画卷。
“在兴业银行绿色融资支持下,我们光伏电站建设有序推进,实现并网发电,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00吨。”福州财茂城园区负责人表示,兴业银行全程跟进,提供专业的绿色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支持园区分期开展节能改造绿色转型,推动园区成为福州市区首个“零碳产业园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绿色金融领先者,兴业银行围绕服务双碳战略,做好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统筹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和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兴业力量。截至2023年末,该行为福建省内客户提供绿色融资余额16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62%,其中,绿色贷款余额816亿元,占比接近一半。
绿色金融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引领,更好适应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创新性将“绿电”项目发电量与项目贷款利率相挂钩,以技术创新基金为依托、以项目降碳量为基准值,为普为光电提供碳效益挂钩贷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提升,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800吨。
不仅如此,兴业银行更是发挥投行优势,先后在福建省内落地全国首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点心债、首笔非金融地方国有企业境外蓝色债券、首单碳质押风险缓释工具贷款等22笔全国、省、市首笔绿色金融创新业务,覆盖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碳权碳汇等领域。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需要持续健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近年来,兴业银行围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等全方位、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末,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余额合计9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9%。
在碳金融领域,兴业银行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兴业碳金融研究院专业融智服务,上线自主研发的“双碳”管理平台,发布了基于企业碳账户的碳金融服务专案。截至2023年末,兴业银行“降碳”领域绿色融资余额1.06万亿元;已为1700多家企业客户创建“碳账户”,个人碳账户开户16万户。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兴业银行将ESG作为落实双碳战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践行ESG理念,推动将ESG纳入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构建ESG与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将领先优势转化为差异化服务能力,帮助客户构建ESG管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提升ESG绩效,促进银企同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明晟(MSCI)ESG评级上调至AA,在中国境内银行业中是唯一一家连续5年获得最高评级的银行。
发力普惠金融 让金融活水润泽千企万户
“以前是企业找政策、找产品,现在是金融特派员送政策、送产品到企业,传递的是温度,拉近的是距离。”一位参加完兴业银行银企对接会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兴业银行迅速部署、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依托金融特派员,将普惠金融服务“宣讲走下去”“政策送上门”,致力于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该行已选聘金融特派员超900人,其中福建省内100人。
去年8月,兴业银行借鉴科技特派员制度,出台了《兴业银行金融特派员工作制度》,并在福建实践推广“金融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金融特派员联合科技特派员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助力农业,帮扶农户,打造政银企联合业务模式,引金融活水直达乡村。
农批农贸市场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兴业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针对农批农贸市场信息化水平低、运营管理模式落后等痛点,打造“非金融系统+金融服务”行业解决方案,于2022年9月推出“兴业普惠·智慧农批系统”,目前已在福建省内上线23个智慧农批系统,农批市场全场景融资余额24亿元。
数字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在快速迭代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的“普”与“惠”开辟了新路径。兴业银行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围绕“产品线上化”和“场景数字化”两条主线,连接多元场景,构建数字普惠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该行福建省内线上融资余额近100亿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秉持“开放共享、连接一切”理念,建设运营“兴业普惠”开放式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引领、数据赋能,以融资服务为核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非金融”的全方位综合服务。截至目前,兴业普惠平台注册用户数2.49万户,累计解决融资需求金额3015亿元。
“过去要抵押房子、土地经营权证来获得贷款,有了兴业银行的‘活体抵押贷’,奶牛也能用来抵押贷款了。”福建省建瓯市富雅饲草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业务的落地正是依托于兴业银行打造的“生物资产数字化监管平台”。该平台通过“物联网+区块链+AI技术”实现对不同生物品种、养殖场景的活体存栏情况智能盘点,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并以此创设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产品,破解了养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该行已在山东、吉林、山西、福建、湖北等地办理活体抵押贷款超11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仅在“能贷”“会贷”上做文章,兴业银行还在“敢贷”“愿贷”上下功夫,在福建省内着力构建专门团队、专门考评、专门产品、专门授权、专门审批、专门不良容忍的“六专”中小微客户经营服务体系,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3末,该行福建省内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服务客户超6.6万户。
完善养老金融 深耕银发经济新蓝海
福建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养老产业的创新与成长提供了沃土。在全国林改综合试验区——三明,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三明生态康养城服务中心“百龄之家”提供贷款3.5亿元,助力打造“智慧养老”社区,提升医疗康养服务水平。
作为国内养老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早在2012年就率先推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安愉人生”,经十余年深耕,着力构建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在内的养老金融综合化服务体系,构建“安愉人生”养老金融生态圈。目前服务福建老年客户已超180万户,管理综合金融资产超2400亿元。
个人养老金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是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之一,兴业银行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实现从“账户”到“产品”,再到“规划”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目前服务福建个人养老金客户数近100万人,实现个人养老金储蓄、基金、理财、保险全覆盖,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产品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兴业银行搭建了以“养老保障、薪酬规划、增值权益、活动平台”为支撑的“安愉人生”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精心设计老年客户增值服务,积极创建适老化环境,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用心搭建老年客户活动平台,营造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在福州,兴业银行福州分行积极创新适老化服务,稳步推进网点环境与服务适老化改造,打造适老示范网点,树立“敬老银行”品牌形象。今年,该行福州分行还携手福建老年大学共建全省首个老年金融知识宣传云展厅,开启适老化“云服务”新篇章。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养老服务产业相关的银发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兴业银行围绕养老重点产业,制定了养老产业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有效整合集团资源,综合运用信贷、债券、产业基金、并购贷款、REITS等投融资工具,助力养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夕阳事业”成为“朝阳产业”。
以金融为纽带,兴业银行还积极培育养老金融生态,强化与政府、医养机构、产业企业、金融同业等合作,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养老需求,同时,连续九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敬老月”活动,13家分支机构在第二、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成为获此殊荣最多的商业银行。
探索数字金融 打造数字化转型“兴业样本”
走进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兴业银行展馆,以“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借助兴业银行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建立“种植流”模型,不仅可以测算茶园种植面积、估算产量,还能监测长势风险、识别茶叶病虫害,为茶叶收成保驾护航,而且通过精准画像,为茶农提供便捷融资支持。
卫星遥感引入的“新数据”,已经在兴业银行农业、林业、新能源项目建设等场景中得到应用,破解传统涉农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缺少抵质押物、资产价值难评估等问题,探索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兴业”模式。2023年,在Gartner主办的“2023年金融服务创新奖”评选中,兴业银行“卫星遥感应用赋能金融服务”项目荣获亚太区第二名。
这是创新涌动的数字兴业图景,也是兴业银行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积厚成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兴业银行紧跟数字福建、数字中国建设步伐,秉承“科技兴行”基本方略,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生死存亡之战,推动全行转理念、促改革、增投入、强人才、夯底座、建平台、搭场景、扩生态,积极“构建连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答好高质量发展的“算”“数”题,探索数字金融服务新生态。2023年兴业银行科技投入83.98亿元,较2021年初增长72.73%;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至7828人,较2021年初增长235.82%,占全行员工数量比重达13.91%。
在组织架构上,该行从“一委一部一司”发展到现在的“一委四部一院二司(数字化转型委员会、科技管理部、数据管理部、数字运营部、安全保卫部、金融科技研究院、兴业数金公司、兴业普惠科技公司)”。
在运营体系上,加快从“网点兴业”向“数字兴业”转变,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涵盖“1(手机银行)+5(兴业普惠、兴业管家、兴业生活、钱大掌柜、银银平台)+N(各类场景生态)”的“数字兴业”体系。同时,积极推进场景生态建设,持续融入各类生态场景,深化数字兴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开放银行API接口接近2000个,覆盖机构近9000家;升级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累计开立兴业钱包近700万个,签约服务2.5层中小银行超过120家。
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同时,兴业银行数字化底座也不断夯实——坚持“企业级、标准化”方法论,推动业务架构和企业架构重塑,推进流程、数据、模型、开发、运营“五个标准化”工作,完成“五大企架工程”主体建设;顺应“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上海、福州、贵州三地算力规划,算力供应逐步扩大,基础设施“云化”转型加快;抢占数据先机,初步建成2.1万项企业级数据字典标准,上线大模型产品ChatCIB,切实以科技力量推动转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