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数字金融协会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政策法规

专访央行统计司司长:网贷监管将设立白名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写《别因为P2P出现问题就一棒子打死》一文引发广泛热议。盛松成认为,“P2P有颠覆传统金融的可能”和“99%的P2P平台会死亡”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值得注意的是,盛松成在日前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透露,央行已经开始着手对网贷行业的资金来源情况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和监测的范围将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部分会员单位开始,然后逐步扩展。资金运用端的统计工作也正在准备和局部开展过程中。

  他还表示,统计不仅是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它本身还涵盖监测、分析和监管,甚至是正向激励等功能。待时机成熟后,网贷平台统计也会引入“白名单”机制,把好的平台公示出来。

  尽管网贷数据统计与监测工作迫在眉睫,盛松成表示这项工作其实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界定网贷平台及其业务,如何要求普通企业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数据,企业如何按照统一要求报送资金运用端的明细数据等问题都正在解决当中。

重点监测资金运用端 已要求第一批会员报送

  第一财经:网贷信息数据统计的流程大概是怎样的,有哪些环节?

  盛松成: P2P网贷业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资金的来源端、平台本身和资金的运用端。网络借贷是通过网上进行贷款,所以资金的来源端在网上是比较清晰的,只要用一定的技术力量、花一定的精力都能够把它抓出来。当然,它的精确度不能很好保证。

  目前,我们已经整理出一整套从资金来源端统计的指标体系,从5月份开始,已逐步采集数据,我们的收数对象首先从会员单位开始,因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有第一批会员单位,以后会员单位会逐渐扩展。

  第一财经:刚才提到网贷平台的资金运用端是统计和监测的重点,怎么监测,是平台自己报送还是自动抓取?

  盛松成:虽然网贷统计、运用端统计非常重要和急迫,但当前开展网贷行业统计监测工作存在较大难度。现在是要求会员报送,比如说期限、利率、项目等等,当然报送内容不一定全面,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

  由于网贷行业涉及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没有金融牌照的企业,他们所从事的业务事实上是金融业务,但普遍缺乏监管、业务不规范、风险控制薄弱、业务边界不清晰、资金运用端信息不透明,要开展运用端的统计短期内基础很差,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那些违规经营的网贷平台公司,主观上不愿意将自身财务信息、贷款明细信息和资金运用情况提供给管理机构。因此,如何从资金运用端采集数据,需要深入研究和合理设计。

  第一财经:网贷风险涉及哪些方面,央行在统计和监测数据时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盛松成:网络借贷风险主要来自于网贷平台和借款人两个方面。平台方面,由于监管缺失,野蛮生长,风险较大。除欺诈风险外,其经营风险也很突出,主要来自不少平台变相非法集资、开展资金池业务、进行自融和担保等。

  借款人风险主要体现在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有些借款人蓄意骗贷,同一借款项目通过多个平台融资。也有不少借款人经营或资金使用不善,无法及时归还借款。这些都是造成最近一年多来网贷平台大量停业跑路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有效监测网贷行业风险,应重点监测平台风险和借款人及借款项目风险。其中,网贷行业资金来源端信息透明,风险较小,而资金运用端创新很丰富,信息也不透明,这一部分是网贷行业风险监测的重点。

  具体来看,网贷资金运用端统计重点应统计贷款人基本信息,平台贷款的交易金额、余额、利率、期限、违约和不良、贷款集中度、贷款投向、贷款还本付息情况等;对于网贷平台还应采集其资产负债、损益信息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信息。其中,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信息是风险监测的重中之重,可以考虑同时从存管银行采集数据,加强数据核对。除此之外,运用端统计还要考虑与来源端统计相匹配的问题,弄清借款人和投资者之间的借贷关系及成本、收益等情况。

网贷监管的“白名单” 网贷行业的未来格局是?

  第一财经:按照目前的规划,网贷平台的数据统计以平台报送为主,并辅以系统自动抓取,但如何能保证报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平台参与统计的动力?

  盛松成:统计不仅是信息和数据汇总,它还肩负着监测、分析和监管,甚至正向激励的作用。比如,现在数千家P2P平台,优质的寥寥可数,经过我们一整套数据统计和监测系统的检验后,那些符合条件的平台名单,时机成熟后,将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网站上进行发布。

  当然,我们公布的信息力求真实,而且还要跟公众讲清楚,这只是信息的公布,并不等同于背书。但这实质上是一种正向激励,会倒逼那些网贷平台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意识。

  另外,未来如果网贷平台报送的信息不准确或蓄意造假,监管部门将有权检查,这个检查权就来自于我们和国家统计局的联合发文,来自于国家统计法。如果没有统计检查,只有报送,采集到的信息是不可靠的。

  第一财经:中国式P2P平台模式各异,尤其现在网贷平台的转型也在提速,它们的业务已经越来越复杂。在网贷平台本身身份不清晰的前提下,央行要如何选择监测对象?在统计、监测数据时如何剥离表象,直抵风险本身?

  盛松成:我反复强调网贷平台的要害不在资金来源,而是在平台本身和资金运用端。这要回归到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金融机构在其中起着中介桥梁的作用。这个中介,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信息中介,二是信用中介。

  典型意义上的P2P利用其大数据和网络平台,让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由此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这是信息中介。但中国大部分P2P平台已经偏离了这个方向,承担了信用中介的职能。

  很多平台承诺保证投资的本金和利息,这就意味着平台承担了投资的职能。还有一些平台对融资项目进行担保,利用资金池直接或变相地开展信贷和理财等金融业务,也已经不是单单的信息中介。而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风险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资金的断裂。

  当然,目前的统计不可能一下子深入到网贷平台的所有业务,我们只能一步步来。例如,我们可以统计监测它的产品的贷款投向、期限结构、资金价格等,这些正好是我们监测分析风险的一些基础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你曾表示并不赞同“99%的平台都会死掉”这种说法,那怎么看网贷行业的未来格局?

  盛松成:目前大部分承担信用中介职能的平台将会被淘汰,仅有一小部分承担一定的信用中介职能和大量的信息中介职能的优势平台能够生存下来。这类优势平台将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手段上创新,能够不断地获取优质的客户,而且能够获得稳定的、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

  数量上很难准确预测,我认为网贷行业规范后,既不会容纳成千上万家企业,也不至于倒掉99%的企业。我并不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小平台才会做小生意、才会把钱投向小企业。大企业同样可以做小生意,恰恰只有这些有资本实力、有风控能力的大企业才能更好地去做相对高风险的“小生意”。

  未来的P2P平台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这样,一些优质平台单家的规模将逐步做大,运营将逐步规范,平台的声誉将不断提高。随着这些优质平台声誉的提高,它的价值也会提高,这些平台愈加爱护自己,愈加重视合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保持平台业务长期健康稳定增长。

公众
账号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